自旋 1/2 和二能级体系

自旋为 1/2 的粒子: 角动量的量子化

对于处在基态的银原子 (如原子注中的那些原子), 角动量就是外电子的自旋,
因此, 只有这个电子关系到磁矩的存在. 这是因为, 这个电子的轨道角动量等于零;
此外, 全体内层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也都等于零;
最后, 在我们所达到的实验条件下, 核的自旋所引起的效应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基态的银原子像电子一样具有自旋 1/2.
现在完全没有必要用量子力学来处理每一个原子的外部变量 r 和 p;
我们只要利用沿经典轨迹前进的几乎呈点状的波包来进行分析就可以了.

\(\mathcal{L}\) 貌似并不是原书采用的符号, 但我也没找到相似的~

二能级体系的一般研究

在物理学中还有很多别的问题, 如果只需一级近似, 也可用同样简单的方式来处理.
譬如, 我们考虑一个具有两种状态的物理体系, 对应于这两个状态的能量相差很小,
但这两个能量值与体系的一切其他状态的能量值却又相差很大.
现在我们希望计算外界微扰 (或以前被忽略了的内部相互作用) 对这两个能级的影响.
当扰动的强度足够弱时, 可以证明, 如果只需要一级近似,
那么要计算扰动对这两个能级的影响, 可以完全不考虑该体系的所有其他能级.
这样一来, 我们就可以在态空间的一个二维子空间中进行全部运算.

静态方面: 耦合对体系的定态的影响

当两个未微扰能级的能量相等时, 耦合的影响尤其重要.

动态方面: 体系在两个未微扰态之间的振荡

一维谐振子

经典力学中的谐振子

哈密顿算符的一般性质

哈密顿算符的本征值

计算过程注意关注对称化

谱的确定

本征值的简并度

哈密顿算符的本征态

与定态相联系的波函数

讨论

基态的性质

平均值随时间变化

量子力学中角动量的普遍性质

角动量所特有的对易关系式

角动量的普遍理论

应用于轨道角动量

中心势场中的粒子; 氢原子

中心势场中粒子的定态

变量的分离

中心势场中粒子的定态

在有相互作用的双粒子体系中质心的运动和相对运动

经典力学中的质心运动和相对运动

量子力学中变量的分离

氢原子

本节跳过~